今日关注 南方的冬天这么冷为啥不像北方那样集中供暖呢?

时间: 2024-04-08 02:01:37 |   作者: 薄膜系列 1

  没有暖气的南方,在室内也要穿着毛衣和棉袄。尤其在寒冷的夜晚,还要抛弃暖烘烘的被窝去上厕所,这几乎对每个南方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而在有暖气的北方,小伙伴们在房间里穿着短袖、吃着雪糕,实在热得受不了了,还得开一开窗户透透冷风。

  南方没有集中供暖,最大原因是我国供暖线为北方。我国供暖线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而当初决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是基于三个因素:

  当时是在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以此为标准,秦岭—淮河线就成为了南北集体供暖的分界线。但是当时对人体感受影响很大的湿度,没考虑进去。

  社会因素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还因为产煤量有限。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集中供暖,细分为很多种方式,其中热电厂的热电联产可以在更大范围供暖,这样一来,热电厂和煤炭就显得很重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热电厂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东北三省,因此北方更加有助于供暖。

  当时集中供暖的安排还有发展工业的考量。“一五计划”的106个民用工业公司中,有50个设在东北,其余大部分企业都位于结冰区,南方基本没。而北方的洗煤厂、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工厂都需要水。冬天结冰,没有水,会让工厂的生产作业难以继续。更严重的是,结冰可能会把水管撑裂,造成损失,而南方冬天没有结冰的困扰,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这样一来,南方自然就失去了集中供暖的紧迫性了。

  虽然网络上“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慢慢的变大,在之前的两会上也有专业的人建议要以长江为“集中供暖分界线”,但南方集中供暖还需要仔细考虑真实的情况来安排。

  南方的一些伙伴可能会误认为,北方的集中供暖是不需要花钱的,免费的集中供暖谁不要呢?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居民用热的供暖费为每平方米 24 元(北京市热力集团中心大网)。一个 90 平米的房子,每年需要缴纳供暖费 2160 元。而相比之下,在南方如果只在最冷的月份开空调,即便全天 24 小时都不间断地开着空调,多出来的电费一般也到不了这么高。

  而且,除了每年都要缴的供暖费,假如要在南方进行集中供暖,需要修建热电厂、锅炉房、热力站等等设施,同时需要铺设多级的集中热力管道,在管道进入每一栋楼房、每家每户的时候,也都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建,这些费用将是一笔天文数字。即便有政府补贴,依然可能让一部分居民难以接受。

  某些小区的大部分住户都不愿意支付供热公司 240 元/平米的暖气管道报装费(按 90 平米算,相当于每套房 21600 元)。因为这笔报装费加上每年 2000 元左右的供暖费,可能还不如每天开空调划算。

  如果不是绝大部分居民都支持集中供暖,那么花大力气修建的集中供暖设备、铺设的热力管道就更难收回成本,集中供暖的意义也就不大。

  除了集中供暖的成本投入,南北方建筑在建设时候的差异,可能也会降低南方集中供暖的效率。

  因为考虑到北方楼房有必要进行集中供暖,在设计建造时需要参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12 年后被《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替代)。房屋的传热系数要达到一定水平,但南方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需要参照集中供暖的建筑标准来建。

  因此南方建筑的保温效果相对会弱一些,集中供暖的效率可能会不如北方,这也会增大能源的消耗。

  再加上集中供暖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的成本等等问题。南方要不要进行集中供暖,也应该视当地的详细情况而定。在寒冷天数不长的地方,分散供暖可能会比集中供暖效率更高。

  所以如果采取一刀切,比如以长江为“供暖分界线”,那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身处南方,要像在北方一样,集中供暖、加厚墙壁、使用双层玻璃、铺设隔热瓦,显然不是三言两语间就能办到的事情。那么在南方的小伙伴们,有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暖和一些呢?小加君给大家带来四个简单易做的措施:

  在室内,可通过除湿机等除湿设备,抽取空气中水分。这样不仅仅可以降低空气中水分含量,提高室内的体感温度,还能防止物件发霉。

  还可以用塑料薄膜固定在窗框上,封住窗户缝,夏季可以有效的预防空调冷气外溢,冬季可以阻挡外面冷空气进入。不要小看连通屋内和屋外的孔隙,窗户是热量散失最严重的环节。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大,这个办法能减少玻璃的散热,增加空气隔热层,同时也不影响光线℃哦。 另外,夜间,人在屋内,应及时拉好窗帘,窗帘不光可以阻挡窗缝内进入的冷空气,还可以有效的预防空调吹出的热风被玻璃冷却。

  冬天在家里,最好换上更厚重的棉布或绒布窗帘。在室外,建议包裹严实,除面部外其余部位不要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