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冬里汉能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

时间: 2024-04-17 06:13:56 |   作者: nba直播吧极速体育-产品中心 1

  8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达到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615%,即大幅度增长约6倍。

  2018年可谓是光伏遭遇“寒冬”的一年。“5·31”政策出台后,光伏企业补贴退坡,业内讨薪、停产、爆雷等新闻屡出不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7月26日在“光伏行业2018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5·31”之后,组件价格半年降幅达到近30%,国内超过10家硅料企业停产检修,多家组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尤其中小企业特别明显。

  就在行业提前进入萧瑟寒冬之时,汉能薄膜的业绩却逆势强劲上涨。半年报显示,汉能实现73.29亿港元盈利,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30倍。其中,上游装备制造业务是盈利的最重要来源,并且该项业务中来自汉能联属公司的出售的收益为零。

  2018年前6个月,公司财务情况及现金流量得到极大改善。结合中报披露的收入情况及公司2017年年报财务报表分析,初步匡算,公司前6个月现金收入至少超过110亿港元,加上从6月底到8月底继续回流的超过60亿港元,今年前8个月,公司现金收入约170亿港元。

  自2015年股价腰斩停牌后,汉能痛定思痛埋头研发薄膜太阳能技术,截至7月31日上市公司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700件,累计授权专利超过900件。今年是汉能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的第10个年头,据了解,在这10年里汉能对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并购、研发、投建、运营,累计投入约800亿人民币。如今不仅业绩扭亏为盈,利润大涨,更大幅度减少与母公司汉能控股的关联交易。此外,今年4月汉能已将披露文件提交至香港证监会,完成了复牌的两个必要条件。若能成功复牌,汉能人卧薪尝胆等待的春天亦将不远。

  根据这份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汉能薄膜今年前六个月的收入中,来自制造分部向汉能联属公司做销售的收入为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集团与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降至零。此前,该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汉能薄膜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仅有一项,占总收入比例降至17%,非关联交易收入达到50.84亿元。

  汉能薄膜与汉能控股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一直是备受外界关注的敏感问题。在遭遇强制停牌时,香港证监会曾表示对汉能薄膜和母公司汉能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关注,并要求汉能刊登一份文件,披露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表现及前景的详细资料,作为复牌的两个条件之一。

  2018年4月4日,汉能薄膜发布复牌进展公告称,已完成股份恢复交易第二个必要条件的全部工作,并已将披露文件正式提交到香港证监会。加上在2017年9月完成的第一个条件,目前该公司复牌的所有必要条件都已完成,等待香港证监会根据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第9条,作为考虑对该公司的复牌申请。另外,汉能联属公司对汉能薄膜的所有受担保债务,已于2018年3月底前全部还清,较原定时间提早了一年半。

  事实上,通过开拓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及业务构成,汉能薄膜早已不再单纯依赖与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完成业绩。中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上游业务增至190.84亿港元,是去年同期的11倍,占整体营收的93%。

  上游业务最重要的包含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的研发、设计、销售及交付,并提供对应技术服务。配合国家能源结构升级及地方经济转型,从2017年起,汉能薄膜发电与多个移动能源产业园订立大额设备及服务销售合同,提供薄膜太阳能装备及产线的一体化“交钥匙”解决方案。

  汉能薄膜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8年上半年,集团的产业园项目客户包括绵阳产业园、大同产业园及淄博产业园,此前签约的项目进入大量交付期并顺利收到回款,是上游装备营收大面积上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此外,集团还大力开拓新客户,力争客户结构多元化。期内新开发荆州顺佰、成都华丰源、南京易能、黑龙江易能、德州易能等多家大客户,其合同设备交付如期进行,客户也已按照交付进展支付相应款项。

  移动能源产业园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薄膜太阳能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积极布局。2015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布35个文件,把薄膜太阳能技术及相关应用列入了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技术和产业目录。近年来,国内多个地方政府着手打造集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应用产品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新能源”移动能源产业园。而作为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执牛耳者,汉能薄膜就成为这些产业园进行设备、配套技术和服务合作的不二选择。

  以设立最久的淄博产业园为例。2014年12月,山东省淄博市政府与汉能控股订立了一份有关太阳能产业园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此中,汉能控股作为初步发起人及项目公司的少数股东,并未委任项目公司的董事和控制项目公司的营运,并于2017年10月将淄博产业园项目公司的57%股本权益转让予产业园参股方东腾投资[原华丰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根据该框架协议,淄博产业园项目计划在山东省淄博市投资进行3GW CIGS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建设及安装。淄博产业园于2015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2016年1月,汉能薄膜与淄博产业园项目公司订立销售合同,以3.9亿美元的价格向淄博产业园项目公司销售300MW MiaSoléCIGS薄膜太阳能生产线月又以同样的价格销售了300MW Solibro CIGS薄膜太阳能生产线,这两条生产线设备已经交付并正在安装。另外还配套了一座300MW美国MiaSolé柔性不锈钢衬底溅射工艺技术路线MW德国Solibro玻璃衬底共蒸发工艺技术路线日,上述两条不同技术之合同于期内产生的总收入约为16.77亿港元。该项目还在2018年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柔性组件产品已通过UL认证。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绿色建筑、绿色园区、绿色政务、绿色农业、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汉墙、汉瓦、汉路、汉伞等领域,大部分规划售予该省内的本地客户。

  政府及政府投资平台公司相信,产业园项目将在商业角度上取得成功。市场研究显示,在薄膜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的牵引下,薄膜电池及组件已获得最终用户广泛使用。例如,在绵阳产业园项目及大同产业园项目中,地方政府鼓励其管辖省市内的新建筑项目使用产业园项目供应的薄膜太阳能产品,包括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农业太阳能应用系统、薄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城市照明系统、公共交通、电动车、公路、光伏扶贫等项目及场景。产品的市场应用将会产生可观的收入,确保产业园项目的营运及可持续发展。

  不过,与上游装备收入爆发式增长相比,以分布式光伏及移动能源产品前端应用为主的下游业务期内收入13.30亿港元,同比增长17.9%,增速相对而言没那么亮眼。

  这背后也有许多原因。首先,下游产品交付能力尚待提高。汉能产品主要的原材料分为几大类,有靶材类、各种胶类、各种膜类,还有一些铜线导电和化学品。铜铟镓硒原材料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在汉能2012年至2014年通过海外并购获得的4条技术路线条铜铟镓硒技术装备交付能力较强,包括美国的MiaSolé和德国的Solibro,这两家公司最早的供应链在美国和德国,汉能最早也延续海外供应链进行采购。但由于国外的大部分供应商规模都较小,产能不足,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同时成本也较高,一般交期很长,常常需要两三个月甚至三四个月,影响了下游产品的交付周期,对生产和采购挑战比较大。

  其次,下游业务推出时间不长,积淀尚浅。以主要C端和B端产品为例,便携式移动能源产品发电纸、发电包、发电背包等产品是2017年初发布的;分布式户用光伏产品汉瓦也是去年7月发布的,今年4月又推出新一代“单玻”汉瓦,目前已经通过了SGS-TUV认证,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全球首款基于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多功能伞“汉伞”更是今年4月刚刚推出的新品。当然,考虑到这一些产品的研发周期从2015年开始,上市也仅有一年多时间,当前的销售业绩亦可圈可点。

  另外,今年光伏行业出台“5·31”新政,对依赖国家补贴、局限单一发展模式的传统太阳能公司能够带来挑战。汉能薄膜坚持以薄膜太阳能为核心技术,专注于上游核心研发技术、生产装备交付及下游薄膜太阳能多样化应用,打造移动能源的生态圈,提供“生态城市”解决方案,不像传统光伏企业那样过多依赖国家补贴政策,因此在此次新规中受影响较小,其先进太阳能技术、高质量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市场地位甚至有可能是在国内光伏市场过剩产能削减中进一步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汉能薄膜上半年成功抓住了香港“上网电价”计划的契机,开拓了香港地区太阳能应用市场,并落地北京CBD核心区“中国尊”项目、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园林景观建设项目等大型工商业屋顶发电系统业务。

  对于下游业务未来挖掘的方向,汉能相关部门负责这个的人说,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是必经之路,实现大规模国产化之后,降幅将会达到20%到30%。如果产量能有剧增的线日,汉能首批铜铟镓(CIG)靶材在MiaSolé高端装备集团泉州靶材示范工厂成功交付出货,标志着核心工艺正式开启国产化进程。供应方面,据介绍,汉能已经与一批长期合作的国内供应商建立了信任,大部分供应链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供应链团队。其中一家深圳的供应商已经国产化6种靶材。“国产化不但能减少相关成本,付款期限也延长了。原来是100%预付,占用资金很多;现在改成发货前付50%,一个月之后再付50%。”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此基础上,汉能薄膜将最终形成一个上游设备制造,中游设备产线交付、技术服务,下游产品制造销售、市场打开再将设备和技术需求反溯给上游的闭环。上游设备制造持续技术突破及创新研发,2018年上半年薄膜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再创新高;中游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需要大量资金和建设用地,公司为产业园提供生产装备及整线生产线;下游分布式光伏及移动能源产品前端应用市场通过赋能不同产业,为诸多行业提供系统级的移动能源解决方案。

  这次中期业绩的爆发证明,汉能薄膜采取紧抓上游、发力下游,参与中游的模式是成功的。

  虽然下游业务表面看上去与上游收入的高增长悬殊大并不匹配,但分析认为,这与汉能的生态链价值流程时间释放滞后有关,也就是说汉能的上游必须释放出芯片及组件产能,下游业务才能有组件应用到各新开发的产品。显然这些产能释放需要有一个逐步爬坡的过程。各市场终端奇缺产品组件、汉能内部各业务单位为抢组件经常争起来等事实也证明了此分析判断。权威调查研究机构及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证明汉能薄膜太阳能的爆发式增长即将来临。

  下游业务的爆发依赖于中游芯片及组件生产供应,目前限制汉能公司下游业务爆发的最大瓶颈是中游芯片的供应量。今年上半年装备产线大量交付,按照SOP及EOR流程测算,这批产线个月集中释放产能,也就是说,芯片及组件供应的问题,将在未来6-18个月得到解决。

  市场研究显示,移动能源拥有超万亿元的市场空间。2018年,公司陆续推出第二代汉瓦、汉包、汉纸、汉伞等终端产品,有消息称,新一代汉墙也即将发布。从已获知的市场情况看,这一些产品当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一旦中游芯片及组件供应能够跟上,下游市场将进入另一个爆发周期。